不如不见


      原本春节期间总是充斥着各种大小聚会,今年参加的同学聚会却不多,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卡在一个刚步入社会又还没有成家立业的尴尬时候,忙着奋斗自己的家庭事业,组织几十个人再聚首,毕竟还是需要很多精力,没有人自愿出来张罗。

      大聚没有,小聚还是要的。我和这波初中的老同学每年至少必须相聚一次的,完全到齐的话有十个人,即便有一半以上的人来不了,剩下的人也会照聚不误,总会有人主动出来安排,简单吃个饭,唱个歌,或玩游戏,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雷打不动的维系的情谊的真心。大家坐下来,叙叙旧,唠唠嗑,一如既往地掏心掏肺。认识十多年,大家参与了彼此的过去,一同度过人生的重要时刻——成长的烦恼、初恋的甜蜜、家庭变故的苦痛、升学就业的兴奋......互相看着对方由懵懂无知的少年一步步蜕变成今天的得以独当一面的“大人”。

      我比较慢热,平日言行多谨慎克制,真正交心的朋友不多。“长大”之后认识的朋友,大都是要努力维持成熟圆润的一面,不该说的话不说,生活的另一面要藏好,久了也累。而与老朋友之间,因为互相知根知底,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吐苦水,分享平日不想为人知的喜悦,释放压抑在心底的烦恼,他们了解你,支持你,自觉为你保密,充分让我感受到朋友间久违的“言论自由”。而且即使我们很久不见,聊起对最近事情的看法、购物的品味、心态的转变,都依然出奇地步调一致,不用多说,频频点头,三言两语,瞬间领悟。时间带走很多东西,却仁慈地为我们留下相处时的自在和默契,希望这份珍贵的亲密无间历久弥坚。


      大型的集体聚会高发于毕业之后那两三年,几乎每年都要来一次,那时候共同的记忆还鲜活,同窗的情谊仍尚有余温。这样的聚会,好像总是有一个阶段,每一次见面,朋友都变得越来越会更打扮,朴素寡淡的少年少女一年比一年漂亮耀眼,怀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之心奔赴聚会常常很有收获。而后,随着时间线的延长,渐渐地聚会就越来越少,中间会有个停滞期。我想再过几年,等大家都成家立业,生活安稳,有的人事业有成,又会发起聚会,大家纷纷拖家带口去参加。到那时候,是不是每一次重逢,都会发现他们容颜都老了一点。


      记忆中最搞笑的一次聚会是三年前的小学聚会,时隔十年才组建的小学班群居然找到了55名同学,要知道那时的我们可是在连QQ长什么样都不太明白的年纪。时隔许久仍能策划一个个像模像样的聚会,真的很不容易。去之前我特地找出来小学的同学录来复习一下名字,幼稚的字体和让人哭笑不得的留言瞬间把我拉回那个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Z中学”的年代。最后,赴会的同学只有二十多人,大家的生活已经鲜有交集,漂亮的女生早早嫁了个金龟婿,速度快的小孩已经可以叫阿姨,大部分准毕业生正在为奔赴各行各业挤破头,还有人在为考研或出国努力,话都说不到一块去。这样的聚会,你要说意义,那似乎真没什么意义。但是,认识15年,分别10年,当年乳臭未干的小孩,如今还能人模狗样地重聚一起,想来也真是一个奇迹。

      那一次之后也没有再聚第二次,可能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愿再次直面岁月这把杀猪刀吧。


      有一些聚会的发起是出于想念和关心,至少也是出于好奇,但有些聚会太世故,姑且只能算是应酬罢了。常常并不是很想去,出于某些原因总觉得最好还是去,去了,默默地看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面孔,觥筹交错,不走心地寒暄,感觉是“好像大家都长大了,只有自己还没有”,看着时间想着快点结束吧。


      我现在生活得越来越出离,为回归清心寡淡的生活本质苦心耕耘,知心好友三俩便够,人情往来非必要不愿费过多心思。君子之交淡如水,挚友不用费尽心思寻名目也能靠真心维系,云淡风轻,细水长流。而那些渐行渐远的人啊,相见不如怀念。

      

      越渴望见面然后发现

      中间隔着那十年

      我想见的笑脸 只有怀念

      不懂 怎去再聊天

      像我在往日还未抽烟

      不知你怎么变迁

      似等了一百年 忽已明白

      即使再见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见


文/维奥拉Viola

图/DorothyLiang

评论(3)
热度(14)
© 维奥拉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