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开通了这个博客,转眼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总共更新博文74篇(其中原创71篇),从“量”上来说并不算多,从“质”来看也并不高。我在做的,谈不上“写作”,最多只能称为“写”,准确来说只是“记录”。似呓语呢喃,仅聊以自慰,唯一庆幸的是,竟也坚持了下来。


      借此机会,对这一年的写字旅程,做一番回顾和总结。





【为何而写】


      整理想法的需要。这是写的初衷,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我是个常常“想太多”的人,在吸收外界信息的时刻更甚,大量的碎片化、不成形的想法占据着大脑容量,不写,会一直萦绕在脑海,时而忘记,时而又想起。“写”是一个对想法进行整理、组装并归类储存的过程,将粗糙的思维碎片从脑海“拎”出来,将其中分离而关联的部分“组合”起来,有时候对于一个观点本身是很模糊的,但是只要开始动笔便会越写越清晰,甚至萌生出崭新的旁枝末节来,所以这也是一个调动思维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某种程度上我也将“写”视为一种为大脑“肩负”的方式,我很少回头看所写的文字,因为无形的想法一旦转换为文字便“跑不了”了,无需时刻惦记着,可以放心“忘记”,而实际上经过整理,它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大脑深处,更便于记忆。


      吸收转化的需要。无论是读书看电影还是看八卦新闻,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与人闲聊,我们每天被大量的信息包围,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无时不刻在为大脑“输入”大量有用或无用之物,想要去伪存真,将有用的部分真正纳为己有,成为自己知识结构认知的牢不可破的一部分,必须有一个过滤、消化、吸收的过程,而写是一种“输出”的方式,是一个极好的“转换器”。


      分享的需要。我喜欢Lofter的安静不闹腾,不过分社交化,写作是件私人的事,这点我是承认的。但如果恰巧借由文字,能与本无交集的另一个灵魂产生共鸣,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美妙之事事。博客就像我的一个“分身”,所写的东西完全遵从内心,因而我并不向身边所有人公开,只有少数几位亲密的朋友知道这里,这样给了我更大的表达的自由。如若今后遇到有趣的人,愿意敞开平日虚掩着的这一面与他交会,那这里会是了解我的一个途径,若聊到某个问题,我刚好有过自己的看法,直接分享博文给他,也省了重复言论的力气。


      记忆的需要。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时刻,大脑不时有美妙的想法精妙的灵感,这些都是天赐的宝物,但它们又几乎转瞬即逝,因我们的记忆和精力都是多么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所以,“写”是一个自带“美图秀秀”功能的照相机,过滤一切的消极负面沮丧悲哀,留下你唯恐忘却的美好时刻。是的,我希望自己的文字都是积极的,对自己来说,只有愉快向上的部分才有“加深记忆”的必要;对正在看我文字的人来说,我也不愿他们花时间收获了一堆消极与倦怠,正如我也常常需要从他人那儿获得正面力量。(我们应该认清我们的内在是很美好的,应该散发我们的美好,并在我们的外在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内在的丰美,亦即自我意念与作品一旦联结,便可带来大多数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宁静与信心。



【写之收获】


      拾回退化的表达能力。学生时期也开过博客,后来表达能力渐渐减弱,直至仅限于140字以内,这是一个明显的退化。在这里,我坚持写“主题明确的随笔”,希望文章是成篇的、有主题的、有层次的,尽可能完整地去表达清楚一个观点,解释清楚来龙去脉,而非单纯的描述或宣泄。所写的题材杂而乱,基本上属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也是因为我试图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无论对什么想法都能够恰如其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减少词不达意的堵塞感。通过这一年的“写”,文不达意、言不尽意的情况有所好转,现在基本上写出来的意思和原来想的能够大致相符,至于如何更精准绝妙言简意赅地去表达好一个观点,是以后仍需下功夫的。(能力好比是地表底下的地下水。无人拥有这水,然而你可以汲取。你努力下工夫汲取,它终将归你使用。所以,只管不断练习写作,一旦你学会信任自己的心声,便得引导这声音。


      拾回阅读的能力。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碎片化表达惯了,不仅写不出长篇大论,甚至连长微博和新闻报道都没耐心看完,书就更不用说了。这个凡事讲求速度的年代,这几乎成了一个通病。我写了一年,也感受到阅读博文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真的从开始看到现在的几乎没有(当然也和我的文章质量有关)。于我而言,写作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坚持写之后,现在对感兴趣的文章会认真读,一来会想认真对待作者的思想结晶;二来也是学习表达的需要;三来很多优秀的文章是会为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改变,花几分钟看完,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所以,这一年来,我看了很多好书,更收获了比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写作能力更多的无价之宝。


      形成思考的习惯。大多数时候,对于一个问题、事件,自己仅有模糊的、浅显的看法,想要它成形,便要进一步刨根问底,打开脑洞,尽量周全、辩证地去思考。有时候非常懒得下笔,因为需要强迫自己动脑,感觉阻力很大。所以通过不断地“强迫”自己去写,久而久之,大脑会转得更快一些,越不写越“滞”,越写便越顺,确实写作也是一个锻炼大脑训练思维的方式,何况它还总能带给你思考以外的收获。(我知道,用我那疲惫又老大不情愿的脑子来工作,是我在这世上所能遭遇的最深刻的事。这不同于我偶尔感到的愉悦和狂喜,或灵光一闪的觉悟,而是接触日常生活的细节核心,并伫立在这核心当中,不断地写作;这让我敞开了心房,使我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温柔慈悲,从而对周遭的一切起了热切的怜悯心。


      过一种沉浸的人生。现在与一年多以前,我能明显感受到内心更加平静、豁达和沉浸。这当然也是人生经历增加、阅读量增加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但写作也可谓功不可没。一方面,它让我多了一片精神的归属,一处表达的天地;另一方面我本身是一个性格比较急躁的人,每天强迫自己坐下来静下心写一两个小时,是一种很好的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此同时,写作让你更留心周边的一草一物,挖掘阳光的一面,更加遵从内心,热爱生活。(写作练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会信赖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并培养耐性和不具侵略性的态度。艺术的世界何其辽阔,一首诗或一篇短篇小说根本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写作的过程和人生。



【写之不足】


      题材局限性还是比较大,写的内容太小家子气,停留在小情小调,有沦为“心灵鸡汤”的嫌疑。我希望自己可以拓展写作思路,能够多写评论性文章、小说等更多样化的体裁,涉及题材能稍微突破日常琐事,更深刻而广阔一点。


      对于语言文字的把控能力有待增强,因为过分注重“完整表达”,有些文段稍显啰嗦,也很随意。如何用更加凝练的语言精准恰当地表达想法,又不使阅读的人感觉乏味,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原计划是每周更新两篇,实际上并没有按计划完成,甚至出现半个月以上的“空挡”,这也是要检讨的部分。


      “相信你所爱的事物,坚持做下去,它便会带你到你需要去的地方。别太过担忧安全与否的间题,一旦你开始去做自己 想做的事,内心深处终将获得很大的安全感。”总而言之,这一年,感谢榜样的力量,感谢陪伴在此的有缘人,感谢曾给予我鼓励的人。但愿在今后的漫长人生中,我们时刻跳动的心,有一处温暖的归属,得以安放。




文/维奥拉





注:以上所有引用的部分,出自美国作家Natalie Goldberg的《心灵写作——创造你的异想世界》(中译名:《再活一次——用写作来调心》),该书倡导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东西生活,使自己心神澄清,是教导写作的经典之作,我很喜欢。



评论
热度(5)
© 维奥拉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