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向者的呓语

今天看了一个TED TALK《内向性格的力量》,说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都是内向的人,想起好像很久没有去想内向外向的问题了。

学生时期就常常要思考这样的问题,至少每次填“同学录”的时候上面常常会问你是什么性格的人,平时朋友和老师也常常会给你“定性”,我记得我期末的学生手册上出现频率比较多的开头语总是“该生安静内敛......”也就是我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被拨在“内向”的队列的,而当时的我对这一点难以释怀,我总觉得那些被写上“该生活泼开朗.......”的人才是讨人喜欢的。但老师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在今天看来,无论我愿不愿意承认,无论我平时表现出来是什么样的,无论你相不相信,我觉得我本质上,是属于内向那一挂的。

传统意义上的似乎外向性格意味着幽默健谈、善于沟通、组织能力强,而内向的人则是羞涩腼腆、不善言谈、不合群。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如此明显的沟壑,性格特征特别明显的除外。我喜欢这个定义:“外向的人更倾向从外部世界寻找力量,而内向的人更倾向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

我可以在演讲比赛上拿奖,可以做出生动的PPT在台上完成一个不错的presentation,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在大家围坐一起聊天的场合我都还是会紧张。到了客观需要不断找话题的场合,要主动去说很多话,感觉就像是把自己暴露在烈日之下,虽然我内心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我在想,如果我是一盆植物的话,也许生来就最好是“喜阴避光”的那一种吧。
对我来说一个完美的周末是没有任何人打扰的独处时光:看书,做饭,运动,电视,睡觉,不久前我曾有过这样一个“完美”的周末,一个几乎完全不用开口的周末。
我喜欢文字交流多过于电话,经常在手机响起的时候心里会扑通一下,如果看到名字不是男票或家人会更忐忑,甚至需要深呼吸一下才敢接起来,有个名词叫做“接电话恐惧症”,大概说的是类似的意思。虽然在畅快聊天结束往往都是感受到愉悦,毕竟人与人之间是会产生美好的反应的,但是下次电话响起我还是会忐忑,并且因此,我几乎从来不会主动联系老朋友,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其实因为在人际交往和维持关系方面我并不是很主动,所以我其实并没有很多需要去应对的热闹的场合,偶尔有几个朋友一起去唱歌,运动,聚会,玩耍,我也常常从中得到快乐,但只有独处的时候,才像是鱼被放回水里一样重新获得自由呼吸的权利。尤其是有时候连着几天有活动,我几乎会崩溃,不断在心里祈祷:拜托快赐给我一个安静的片刻吧,我的心和身体都需要休假!

是的,外向性格者的在心情郁闷的时候更愿意选择向朋友倾诉,在人群中释放;而内向性格的人喜欢在独处中恢复能量,通过阅读、独自训练、思考来自我实现。

单凭这一点,我就觉得我属于内向性格无误了。

如果说小时候很介意被说是内向的人,那么现在反倒释怀了。如Susan Cain所说,虽然在现实中,在职场,在大部分的朋友圈中,外向性格者更受偏好,会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这个世界需要不同特质的人,内向性格者,在安静中也可以释放巨大的力量。
为了工作,为了赢得他人的好感,为了拥有更多的朋友,我们都曾或多或少地”伪装“过,可以表现地能说会道,积极投身于各种活动,在简历上面试中自欺欺人地说出“我活泼开朗......”,这种“伪装”,是一种自我暗示,也是一种锻炼,让自己变得主动一点,不要让机会擦身而过。也许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之中,我们确实也变得更加健谈,更加幽默,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坦然,在热闹的场合得心应手,这也是真的。然而,只有在回到家中卸下沉沉的铠甲,长舒一口气时,被静谧包裹时,才觉得整个人活过来了。

“内向的人会有强烈的自我存在感,尤其是当他们处于一个安静低调的环境中时,是他们精力最充足、最具有能力的时候。”

听了这个演讲,我想去买她的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Susan Cain)来看,事实上当我看到类似《灵魂只能独行》(周国平)、《与孤独为伍》(尼采)或者其他一些关于独处的书我总是要抑制住自己购买的欲望,一边渴望寻求认同,一边又要不断将即将坠入内向的悬崖的自己往后拉——住手!你需要的是《别独自用餐》《没有人能独自旅行》这样的书来“中和”你的性格好吗?请不要再往前了!要进步,要有朋友,你不能在内向下去了!

事实上,我的很多思想纠结本身就具有内向色彩的,因为外向的人根本没空想这么多啊!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评论(1)
热度(9)
© 维奥拉 / Powered by LOFTER